标王 热搜: 创业大赛  企业产品推广  企业推广方案  创业好项目  企业网站推广方法  酷狗音乐  新零售  供应链  企业微博营销  物流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经营管理 » 企业运营 » 正文

12种合理避税的办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2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971
核心提示:企业纳税谋划旨在帮助纳税人在合法、适合的最重要条件减少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市场角逐优势,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当今不少企业家所关注的。...

企业纳税谋划旨在帮助纳税人在合法、适当的首要条件降低低企业税收获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当今不少企业家所关注的。

在国内加入WTO的新环境下,在新的税收征管法的推行背景下,国内纳税人的纳税谋划观念日益加大,但到现在为止,还未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理论提示。

1.转移股利收入,挂往来账投资企业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应作为投资收益下账。

有些企业为了截留分得的股利,将股利不作投资收益处置,而计入其他应对账款。

如:
1993年1月1日,A公司购入B公司面值为100元的普通股15000股,另支付手续费8000元。

年终收到分得的股利65000元。

A公司将获得的股利直接挂入其他应对款中以备将来挪用。

2.转移罚没收入,不作收益处置企业在经济交往中,收取的赔款、罚金、滞纳金等各种罚没收入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有些企业为了将罚没收入挪作他用,便虚挂往来账户。

如:企业向不履行合约单位收取罚没收入8万元,本应计入营业外收入,但企业却虚挂往来记入其他应对款。

3.虚列收入,调整收益企业财务职员受上级领导指示,对已达成的收入不按现行财务会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置。

企业领导人为了私利,授意会计职员虚增收益,导致企业虚盈实亏;有些企业谋求团体利益,虚增、虚减、转移或截留收益;有的效益较好的企业为了偷逃税款,对已达成的收入不作销售处置:一是虚挂往来;二是不入账或跨期入账,既逃交了税金,又达到隐匿收益的目的。

如:某企业领导对市场看好,商品畅销,效益较好。

企业领导为了控制收益增长幅度,指使财务职员将本年300万销售收入不入账,500万销售收入虚挂往来。

使企业收益虚减了200万元(令相应的CPS计600万元),从而偷漏了所得税和增值税。

4.供应股票收益,用于职工福利供应股票获得的高于股票账面价值的数额,应作为投资收益处置。

有些企业为了弥补职工福利费的不足,便转作职工福利费,以致于将供应股票收益予以截留。

如:某企业因为职工医疗费和其他福利费支出数额较大,企业有一种潜在的困难,故企业领导者授意财务职员,将供应股票收益20万元,直接记入了其他应对款账户,然后其他应对款账户转入应对福利费账户,而不通过投资收益来处置。

如此企业既虚减了收益,同时又逃交了应交纳的所得税。

5.截留联营收益,发放职工奖金企业私心过重,与联营单位协商后,将从联营单位应分得的价值隐匿在联营单位。

同时授意联营单位将联营收益由应对账户直接转入其他应对款账户。

将来,该投资单位依据需要将应分得的联营收益直接从联营单位提现,放入小金库以备用于职工超税定额的薪资及奖金。

6.隐藏联营投资收益,直接转入联营投资现行规范规定,联营投资收益实行先分后税的原则,对外投资的企业分得联营收益后,应作为投资收益下账,依法交纳所得税。

但有些企业为了偷逃所得税,将应从联营单位分得的联营收益,直接作增加联营投资的处置,而不作投资收益入账。

如:某企业为了偷逃所得税,将从联营企业分得的价值,直接追加了投资。

双方协定,该企业从联营企业分得的联营收益直接从联营企业的应对收益转作联营投资,即:借记:应对收益,贷:实收资本。

7.转移营业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获得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获得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各种收入。

营业外收入不属经营性收入,不交纳销售税金。

而经营收入却应交纳销项税金。

有些企业为了少缴税金,故意将营业收入转入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

如:某企业销售一批货物,价格200万元,本钱120万元。

双方结算后,企业本应作为收入入账,同时期末结转商品CPS,并按规定交纳商品的销项税金及附加。

但企业为了少缴税金直接将收入200万元转入了营业外收入核算。

同时结转本钱时,冲减了营业外收入。

结果使得企业少计交增值税80000元(令进项税为210598元),少计交城建税5600元,少计交教育费及其附加2400元,对企业收益影响额为712000元,对应交的所得税影响额为(2000,000-1200000-80000-5600-2400)=234960(元)。

8.虚转本钱,调整收益有些企业管理混乱,财务部门受领导指意,人为地增加或降低CPS,导致收益虚增或虚减。

财务管理规范不完善,库存账没设,每笔业务和本钱结转都是通过计划收益来作相应的调整。

如:某外企,库存账没设,为了贷款,报表上需要得稍有盈余,为了将收益控制在200万元,领导便授意将CPS随便降低500万元,结果致使企业有500万元的CPS未转销,使收益虚增500万元。

9.没收财产损失,计入当年损益依据企业财务规范规定,企业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的各种罚没资金,应在税后收益中进行分配。

有些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将被没收的财物损失直接计入了营业外支出。

按年终达成的价值总额计交所得税。

如:某企业非法经营,被没收价值200万元的物品。

按规范规定,此损失应在税后收益中列支,但企业为了偷逃所得税便全部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使当年虚减收益200万元,少交所得税66万元。

10.提前报废固定资产,调整当年收益据企业财务规范规定,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供应的净损失,均应列作营业外支出。

有的企业为了调整当年收益和少交所得税,将部分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处置。

如:某企业于年底更新了5台正常运作的设施,原值100万元,已提折旧40万元。

厂长授意,财务部部门作了清理处置:借记固定资产清理60万,借记:累计折旧40贷记:固定资产100,于年末结转清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60,贷记:固定资产清理60。

结果致使企业虚减收益60万元,少交所得税19.8万元。

11.应收入的包装物押金,列入营业外支出企业在收到用包装物押金时,直接转入小金库而账务上却作包装物押金被没收的处置,直接列入营业外支出。

企业在借用或租用包装物时,将押金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证:现金;收到押金时则直接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其他应收款。

如:某建筑公司购入沙子时,借入袋子的押金30000元,借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30000元,贷记:现金30000元,收回押金时,借记:营业外支出30000,贷记:其他应收款30000,从而将收回押金转作小金库,同时也虚减了收益。

12.转移正常停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按规定,因为水、风、雨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很损失及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但有些企业为了控制收益水平,延期交纳所得税,便将正常的停工损失也计入营业外支出。

如:某企业年终对机器的设施进行保养、修理,在停工期间所支付工人薪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所耗燃料、动力及应负担的制造成本共计20万元,企业全部作为非正常停工损失,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使其对收益的影响额为20万元,对所得税影响额为6.6万元。

 
关键词: 财务会计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 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